本網頁使用 Javascript列印,您的瀏覽器未支援 Javascript,請按Ctrl+P列印
  主題實驗課程  
     
 

主題實驗課程

山的實驗教育以「透過體驗學習,培養具備高效習慣的孩子,達成全人教育的目標」為理念,結合既有學校願景,以浸淫在「七個高效習慣」的環境氛圍中,透過「風馳溪山水漾溪山雲遊溪山農情溪山」四大跨領域實驗課程的「體驗學習」,經由「覺察、反思、規劃、實踐」的歷程,涵養「閱讀理解、邏輯推理、表達溝通、創意思考、環境覺察、藝術鑑賞、負責恆毅、互助合作」學習內涵,進而養成具「高效習慣」的全人。

溪山實驗課程立足在既有的歷史在地發展,由真實情境中出發,期許透過「體驗學習」的歷程,培養具備「高效習慣」的學生;亦即各項制度及課程設計能以學生學習為核心,由親師生共同實踐「覺察、反思、規劃、實踐」去開創面對未來的生活能力

因應實驗課程的推動,改為兩學期四學季制。一學年分為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個學季;依據自然節氣的變化,觀察、體驗、學習、感受著天地的節奏與規律,涵養自己的生命節奏規律;也能讓體驗活動維持較佳的學習動能,避免假期過久產生學習滑坡現象。

落實跨領域、混齡教學、多元學習評量之理念,除原有之「基礎學科」-國語、英語、數學,開發「跨領域學習課程」-風馳溪山、水漾溪山、雲遊溪山、農情溪山及「彈性學習課程」-德行溪山、科技溪山、混齡社團、自主專題研究課程,所設定的八大學生核心能力面向-閱讀理解、邏輯推理、表達溝通、創意思考、環境覺察、藝術鑑賞、負責恆毅、互助合作」,亦緊扣核心素養教學之內涵。課程實施後,藉由親師生課程評鑑之實施滿意度及回饋分享中,累積滾動式修正的紀錄,以達到永續發展,提升教與學。

評估學校的自然環境及人文發展脈絡,擬定風馳水漾雲遊農情四大課程的課程軸線,一到六年級從淺到深,從易到難,有系統的培養學生各方面帶得走的能力,包含知識、技能和態度,在完成六年的學習歷程後,能夠自我築夢踏實。

 Kolb(1984)的經驗圈學習理論中提到體驗學習的過程,會先有包含啟發感官覺、肌肉覺的「覺察」,然後進入「反思對話」,連結與過去現在經驗的連結,並與自己與同儕分享,「規劃/歸納」設定學習目標,最後「實踐/操作/執行/應用」。實踐後,再回來思考過程中「覺察」到什麼。期許透過起始點不同的循環過程,學習跨領域的體驗課程學習。期許實踐在生活中學習、在學習中生活。

 

附件